在三亚湾畔的碧海蓝天之下,一场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深度手术正在展开。随着《2025年三亚市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》正式落地,这座国际旅游城市的楼市治理进入"显微级"精准施治阶段,从开发端到中介端构建起覆盖11个关键环节的监管网络,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筑牢市场秩序根基。
【穿透式监管锁定七类顽疾】
在凤凰岛某楼盘营销中心,三亚住建局执法人员正通过"区块链+AI"系统核验预售资金监管账户流水。这套今年初上线的智慧监管平台,已捕获3起"无证预售"线索。此次整治聚焦开发企业五大致命违规行为:未获预售许可提前圈钱、人为制造房源紧张假象、虚假宣传诱导消费、签订阴阳合同逃税、协助伪造购房资格。某品牌房企区域负责人坦言:"现在所有销售数据实时上传监管系统,违规操作根本无处遁形。"
中介市场同样迎来雷霆整顿。记者走访吉阳区房产经纪聚集区发现,昔日张贴在橱窗的"虚假房源"广告已全部下架。整治方案剑指四大毒瘤:无照经营、捆绑收费、价格欺诈、违规赚取差价。住建部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建立的"中介信用码"系统,将全市1126家中介机构纳入动态评级,已有23家机构因未明码标价被亮黄牌。
【数字化武器库精准打击】
三亚创新构建的"房地产治理大脑"正在显现威力。这套整合了62个部门数据的监管平台,通过语义分析技术筛查全网房源信息,仅3月就识别虚假广告187条。在崖州湾科技城,执法人员利用无人机测绘比对报建图纸,发现某项目违规扩建面积达1200平方米。更值得关注的是"购房资格穿透式审查"系统,通过交叉验证社保、个税、婚姻登记等14类数据,今年已拦截32起资格造假行为。
针对互联网领域的新型违规,三亚打出监管组合拳。约谈8家网络平台下架违规房源3.6万条,对12个自媒体账号散布"限购松绑"谣言行为立案查处。某电商平台海南负责人透露,现在发布新房信息需同步上传开发商电子签章、预售许可证等"五证"区块链存证。
【信用惩戒构建长效机制】
在整治风暴背后,一套"信用+监管"的长效机制逐渐成型。三亚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"红黑榜",将二级资质核查与纳税记录、行政处罚挂钩,已有5家企业因捂盘惜售被暂停土地竞买资格。对于经纪机构实施"备案即承诺、违约即退市"机制,17家未完成备案登记的中介被清出市场。
这种制度创新正在转化为市场正能量。三亚房地产业协会数据显示,专项整治开展以来,12345热线房产投诉量环比下降42%,新建商品房合同纠纷同比下降58%。仲量联行海南区总经理分析,随着"购房冷静期""资金第三方托管"等13项配套措施落地,三亚楼市正从"野蛮生长"转向"精耕细作"。
从天涯海角的度假楼盘到中央商务区的顶级写字楼,三亚这场刀刃向内的监管革命,既是对"房住不炒"底线的坚守,更是自贸港封关前市场环境优化的战略布局。当阳光穿透椰林洒在住建局新设立的"诚信经营示范企业"公示栏上,这座国际旅游城市正在书写规范与活力并存的市场新篇。

S1/三亚周边

S1/三亚周边

一星经纪人/三亚周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