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29日,全国多地公积金贷款政策迎来重大调整,北京、西安、昆明、青岛等超20个城市明确将公积金贷款到期年龄上限延长至男性68岁、女性63岁,或采用“法定退休年龄+5年”弹性机制,与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形成协同效应12。此举被视为房地产政策优化组合拳的关键一环,旨在进一步释放改善型住房需求,助力楼市消费回暖。
政策调整核心机制
年龄上限弹性化
公积金贷款期限不再受传统退休年龄限制,调整为“法定退休年龄+5年”,男性最高可至68岁,女性至63岁,贷款期限最长仍为30年16。例如,一名45岁女性购房者,贷款期限可延至其63岁(法定退休年龄58岁+5年),最长可申请18年贷款。
城市差异化落地
北京:2025年1月1日起,借款人年龄上限从65岁提至68岁,贷款到期日不超过法定退休后5年;
西安:明确贷款申请年龄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(女58岁、男63岁),贷款期限最长30年;
青岛:贷款到期日同步延长至退休后5年,男性上限68岁,女性63岁;
郑州:拟将政策纳入《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办法》,目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。
政策联动效应与市场影响
提振改善型需求
公积金贷款年龄限制放宽后,50-60岁人群购房门槛降低,尤其利好子女教育、养老等改善型需求释放。以昆明为例,政策调整后月均公积金贷款申请量同比增加15%。
配套政策协同发力
2025年以来,多地同步实施取消限购、降低首付比例(部分城市首套降至15%)、房贷利率动态调整等政策,形成“降成本+扩需求”组合拳,推动楼市交易量环比回升。

S1/三亚周边
银行风控新挑战
受访业内人士指出,高龄借款人还款能力评估、贷款期限延长后的利率风险管控等问题对金融机构提出更高要求。银行需在政策红利与风险防控间平衡,例如引入收入稳定性评估模型、强化抵押物动态估值等。
未来政策趋势
随着弹性退休制度全面推行,预计更多城市将加入公积金贷款年龄放宽行列。同时,政策或进一步向新市民、多子女家庭倾斜,例如提高贷款额度、优化“商转公”流程等,以持续激活住房消费潜力。

一星级/三亚周边

S1/三亚周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