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策创新破解历史难题
海南通过"四位一体"要素保障体系(增量+存量+专项+反向保障),累计处置闲置土地19万亩。文昌市月亮湾片区通过配套市政道路解决60亩文体用地遗留问题,儋州市洋浦经济开发区采用"临时航标塔+同步设计"模式,推动天运国际数智加工中心项目提前9个月开工,投资完成率达70%。
"一案一策"激活企业动能
乐东县将龙栖湾116亩餐饮用地调整为商务金融用地,支持企业转型文创项目;万宁市首创"容积率漂移"模式,将695亩海岸带受限地块的容积率等值转移至企业其他地块,既保护生态又保障权益,该案例被自然资源部列为全国首批处置典范。
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
澄迈县侯臣村通过"土地+资产"打包招拍挂,盘活125亩闲置10年的美丽乡村地块,吸引1.9亿元投资打造文旅项目。这种"分拆减负、权属锚定"的创新模式,既保障村民权益,又为乡村产业升级提供载体。
制度保障释放长期红利
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建立"督帮服"联动机制,针对航标塔迁移、生态管控等堵点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。下一步将深化"量身定制"政策工具,重点推动海岸带200米范围、乡村低效用地等存量资源转化,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可持续土地要素支撑。

S1/三亚周边

S1/三亚周边

S1/三亚周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