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建筑与空间的在地性表达
选址吉阳区抱坡新城的三亚市博物馆,以53816.22平方米的体量成为海南第二大博物馆。其设计突破传统范式:
形态隐喻:展厅如三亚河畔散落的珍珠,屋面以"稻穗托黎锦"造型致敬袁隆平南繁育种与黎族非遗技艺
功能创新:配备恒温恒湿系统、数字化展示平台,可承载300万人次/年的参观需求,实现"智慧博物馆"与"绿色建筑"双认证
三亚博物馆效果图
二、藏品征集:八大类目构建文化基因库
截至2025年9月,博物馆已接收罚没文物647件、社会捐赠123件,形成特色鲜明的征集体系:
三、运营创新:三维联动发展模式
技术赋能:与国家博物馆共建VR展厅,开发"数字藏品"区块链平台
机制突破:建立"省级文物共享+市级策展联动"机制,获海南省旅文厅全程指导
社群参与:开设"市民捐赠日",对珍贵藏品提供"命名权+终身免费参观"激励
三亚博物馆效果图
四、文化地标的长远价值
作为海南自贸港文化繁荣工程的核心项目,该博物馆将实现:
文旅融合:纳入"三亚-保亭-陵水"精品旅游线路,预计年拉动消费超5亿元
国际传播:策划"南海文明特展",计划与东盟国家博物馆互展
教育功能:开发"青少年考古实验室",年接待研学团体预计达10万人次
从建筑设计的文化转译到藏品征集的社会动员,三亚市博物馆正以"馆城共生"理念重构城市文化生态。这座预计2026年启幕的"文化会客厅",将成为解码海南历史基因、对话世界文明的新枢纽。

S1/三亚周边

S1/三亚周边

S1/三亚周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