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月前,中国经济舞台迎来了一场政策盛宴。从9月24日起,五场重量级的新闻发布会如密集的鼓点,敲响了拼经济的新一轮号角。多部门携手,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,这些政策如同一套精心设计的“组合拳”,旨在激发市场活力,推动经济稳健前行。而在这系列政策的推动下,房地产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,更是成为了关注的焦点。从10月25日起,总台财经节目中心推出的“增量落地在一线”系列报道,正逐一揭示这些政策如何在各地持续用力、更加“给力”、形成合力,最大化地释放其效能。今天,我们首期聚焦房地产市场,看看这一揽子政策是如何助力其回稳复苏的。
今年以来,面对房地产市场的波动,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,迅速行动,通过“四个取消、四个降低、两个增加”的组合策略,打出了一套漂亮的“回稳拳”。其中,“两个增加”尤为引人注目: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,以及在今年底前将“白名单”项目信贷规模增至4万亿。这两项政策的落地实施,不仅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,更为广大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。
一星经纪人/三亚周边
在江苏,记者深入调研发现,城中村改造工作正在稳步推进,而商品房库存的去化速度也在加快。以苏州市吴江区江陵街道的城中村改造为例,丁华刚等村民积极响应政策,将自家院子腾空,交给改造项目指挥部。随着制造业的集聚与迁移,这些城中村曾经历了从繁华到落寞的转变,如今,它们迎来了新生。村民们不仅居住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,还能通过房票等货币化安置方式,自主选择心仪的商品房。
房票,这一创新的安置方式,正成为江苏城中村改造的一大亮点。它依据被征收搬迁住宅房屋的货币化安置金额出具,为被征收搬迁居民购置商品住房提供了便捷的结算凭证。在苏州、南京等地,城中村居民们正根据自己的房票金额,结合交通、教育、环境等因素,在房源库中自主选房。为了鼓励居民选择房票安置,江苏还明确,各地可在补偿金额基础上适当上浮房票票面金额,南京更是对房票安置给予不低于10%的奖励。
S1/三亚周边
目前,江苏全省共有8个城市(地级市)进行城中村改造,今年的改造任务涉及约8万户居民。在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资金的支持下,江苏将逐步加大以房票为主的货币化安置力度,这不仅有助于加快城中村改造进度,还能有效促进商品房市场的去库存和健康发展。
综上所述,政策“组合拳”的精准发力,正在为房地产市场回稳提供有力支撑。从城中村改造到信贷规模扩大,从房票安置到去库存加速,每一项政策都紧密相连,形成合力,共同推动房地产市场向着更加稳健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。未来,随着更多政策的落地实施和市场的逐步调整,我们有理由相信,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S1/三亚周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