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三亚市房地产市场违法销售、自媒体虚假宣传等问题频现,引发职能部门高度警觉。3月14日,三亚市住建局连发多份通知,正式启动2025年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行动,剑指开发、中介、物业等全链条乱象,其中互联网领域违规营销被列为重点打击对象。
专项整治:全链条覆盖、分阶段推进
根据《2025年三亚市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》,三亚将围绕房地产开发、交易、中介等环节展开为期9个月的集中整治,重点包括:
违法销售:严查未批先售、捂盘惜售、一房多卖等行为;
虚假宣传:打击自媒体“大小字”标价、虚假房源广告等诱导性营销;
资质核查:开展房企二级资质和中介备案批后动态审查;
违规收费:禁止以“服务费”名义向购房者额外收费。
整治分四阶段推进:
自查自纠(3月15日-31日):企业主动整改并上报结果;
检查抽查(4月1日-10月30日):通过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抽查,重点排查投诉集中项目;
整改处理(5月1日-11月30日):对违规企业实施失信黑名单联合惩戒,典型案例公开曝光;
长效巩固(12月1日-31日):建立动态监管机制,严防问题反弹。
焦点问题:自媒体“擦边球”营销泛滥
三亚作为旅游地产热点城市,线上直播卖房因“低成本、高流量”成为新趋势,但也滋生乱象。2月三亚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曝光多个自媒体账号违规行为:
价格误导:以“3000元/㎡购海棠湾别墅”“10万元首付精装房”为噱头,实际用小字标注“装修标准”或“首付金额”;
资质缺失:账号主体未备案、责任不明确,规避监管;
虚假承诺:宣称“代办购房资格”骗取费用,扰乱市场秩序。
针对此类问题,三亚市住建局在专项检查中创新监管手段:
纳入“不推荐名录”:定期公布未备案或违规的自媒体账号,提示消费者避坑;
强化线上巡查:联合网信部门,对直播间、短视频平台实施24小时动态监测;
压实平台责任:要求社交平台对房产类内容加强审核,违规账号限流封号。
典型案例:天正山河玺院违法销售被通报
今年初,三亚市住建局对“天正山河玺院”项目违法销售行为公开通报,成为整治行动的前哨战。调查显示,该项目存在无证预售、虚假承诺学区资源等问题,目前已被责令停业整改,并面临最高200万元罚款。
行业反响:多方联动净化市场生态
三亚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秘书长李明表示:“此次整治直击行业痛点,尤其对自媒体乱象‘零容忍’,将推动行业从‘流量为王’向‘诚信为本’转型。”
部分房企已紧急调整营销策略,某品牌开发商负责人透露:“我们已下架所有直播促销内容,转为线下透明化销售。”
长效目标:构建自贸港健康楼市样本
三亚市住建局强调,此次行动不仅是短期纠偏,更着眼于长期机制建设:
完善法规:修订《三亚市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暂行办法》,明确自媒体从业标准;
数据互通:打通住建、市监、税务等部门信息壁垒,实现违规行为实时预警;
信用赋能:将房企和中介信用评级与土地竞拍、贷款审批挂钩,倒逼企业自律。
三亚此番重拳整治,释放出自贸港建设“既要经济活力,更要市场秩序”的强烈信号。随着政策落地,这座热带滨海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有望摆脱“野蛮生长”,迈向规范发展的新阶段。

S1/三亚周边

S1/三亚周边

一星经纪人/三亚周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