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略定位再升级:从旅游胜地到开放枢纽
4月的三亚湾,国际元素涌动:俄罗斯SU862航班复航喀山航线,第五届消博会首设游艇分展区,英国圣汐、意大利阿兹慕等顶级品牌云集。作为海南自贸港南向开放门户,三亚正以制度集成创新破题,构建“空港+游艇港+政策港”立体开放体系,2025年一季度国际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48%,跨境电商进口额突破7.2亿元。
封关攻坚:锻造国际经贸“超级接口”
在凤凰机场三期改扩建现场,T3航站楼钢结构穹顶已现雏形。作为自贸港封关运作标志性工程,该项目创新采用“5G+智慧工地”管理模式,主体工程较原计划提前3个月完工。三亚建立“1+7+N”封关作战体系,7个封关项目全部提前竣工,形成三大突破:
通关智能化:半山半岛帆船港配备CT型行李检查系统,通关效率提升60%;
监管协同化:游艇中心口岸实现“一码通”申报,国际旅客入岛手续压缩至15分钟;
压力测试系统化:完成加工增值免关税、跨境数据流动等53项测试,形成制度创新案例28个。
政策洼地效应显现:从“首单”到“首链”
在崖州湾科技城,紫金黄金生产的蓝宝石通过加工增值政策实现内销“零关税”,单批货值节省成本超百万元。三亚构建“政策适配器”机制,推动核心政策精准落地:
零关税红利释放:三张“零关税”清单惠及企业142家,累计减免税款超12亿元;
税制改革突破:AEO认证企业达24家,享受RCEP成员国通关“绿色通道”;
跨境要素集聚:开通第五航权货运航线,国际中转货物占比提升至18%。
营商环境4.0:从“城小二”到“全球合伙人”
三亚中央商务区日本孵化中心内,松下电器亚太区负责人正在对接离岸贸易结算业务。“日语服务专班帮我们3天完成注册,这在东京都难以想象。”该中心启用半年来,已入驻日企32家,涉及医疗美容、数字支付等领域。三亚创新推出营商环境优化组合拳:
极简审批:266个高频事项“秒批秒办”,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38天;
知产赋能:“崖知贷”产品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8.7亿元,科技型企业获贷率提升40%;
跨国服务:与新加坡、迪拜等23城建立“跨域通办”机制,875项事务实现“一网通全球”。
产业跃迁:构建千亿级开放型经济矩阵
在鸿洲游艇码头,价值1.2亿元的意大利法拉帝游艇正在办理进口通关。随着“亚太游艇之都”建设提速,三亚形成“制造+服务+会展”全产业链:
游艇经济:注册游艇突破1400艘,占全省85%,2024年出海12.79万艘次;
邮轮产业:开通越南、菲律宾等6条国际航线,访问港旅客吞吐量跃居全国首位;
数字贸易:设立离岸数据中心,跨境电商1210、9710模式交易额同比翻番。
三亚的实践印证:制度型开放是自贸港建设的核心引擎。当“零关税”政策链接全球供应链,当“智慧口岸”重塑贸易规则,当“城小二”服务对标国际标准,这座热带滨海城市正从“流量入口”进化为“规则接口”,为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提供“三亚范式”。在封关运作倒计时之际,三亚的每一步探索,都在书写新时代改革开放的“南海答卷”。

S1/三亚周边

S1/三亚周边

一星经纪人/三亚周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