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9日三亚电 在三亚河入海口碧波之下,一条钢铁巨龙正以日均4米的进度悄然挺进。作为自贸港重点交通工程,三亚河口通道项目自2024年3月开工以来,已累计完成35.49%工程量(产值7.18亿元)。这座未来将改写城市交通格局的水下动脉,预计2026年建成后实现两岸5分钟直达,较现有绕行路线节省85%通行时间。
一、创新工艺破解水下难题
项目采用"明挖+顶管"复合工法:
智能顶管系统:直径12.4米的钢筒节段通过千斤顶精准顶进,误差控制在毫米级
分段快速支撑:每开挖18米立即安装钢支撑,确保软土地基稳定性
BIM孪生平台:实时监测隧道结构变形与海水渗透压力
"就像在豆腐里打洞,我们研发了专用泥水平衡装置。"中铁二十局项目总工张海洋介绍,针对入海口淤泥层厚、潮汐影响大的特点,团队创新采用"阶梯式降水"工艺,将作业区水位降至安全线以下。
二、180名建设者的"两班倒"战役
施工现场呈现立体化作业场景:
始发井:38米深基坑内,工人正组装260吨重的顶管机主机
D匝道:混凝土泵车连续浇筑23小时,完成首段隧道底板
南岸A线:全站仪测量员每2小时复核一次轴线定位
项目实行"早6晚10"两班制,在8个作业面同步推进。来自陕西的钢筋工王建军说:"虽然高温作业辛苦,但想到以后孩子上学能少绕半小时路,干劲就上来了。"
三、城市动脉的民生密码
这条3.118千米的"水下立交"包含:
1条主线隧道:双向四车道,设计时速60公里
3条匝道:连接建港路、胜利路、南边海路
8个出入口:均设置防涝泵站和智能导航屏
三亚交通局测算显示,项目通车后将分流市区30%过境车辆,三亚湾路高峰期拥堵指数有望下降40%。目前施工方正开展"百日会战",计划9月底完成首段顶管贯通。

S1/三亚周边

一星级/三亚周边

S1/三亚周边